律师说法
更多>>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以案说法|架设游戏私服...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轻...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人民法院案例库邹某国非...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李勇:...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行人周某闯红灯,被判交...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无证经营合格药品的行为...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陈攀审判长 | 帮信罪...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依据“财产+组织”标准...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张明楷教授:如何认定袭...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实施一般殴打导致特异体...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刑事审判参考|“部分篡...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人民法院案例库合同诈骗...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开设赌场、聚众赌博罪辩...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职务侵占罪辩护:立足罪...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最|高|法发布电信网络...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商业回扣型行为的刑事规...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涉证券犯罪问题
-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
无锡刑事律师齐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时间起算点认定
作者: 时间:2025/2/14 10:32:23 人民法院报
第一种意见认为,“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是指前一次掩饰、隐瞒行为完成之日到再次实施掩饰、隐瞒行为之日的时间间隔为一年以内,因为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一般规定是从行为完成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二种意见认为,“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到行为人再次实施掩饰、隐瞒行为之日的时间间隔为一年以内。因为“一年”是对行为人的考验期,而不是对先前掩饰、隐瞒行为的追诉时效,应以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对行为人的考验期。
第三种意见认为,“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指行政处罚执行完毕之日到行为人再次实施掩饰、隐瞒行为之日的时间间隔为一年以内。因为行政拘留执行期间行为人客观上没有再犯罪的条件,不应计入考验期。
笔者认为,本罪中“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时间起算点,原则上为行政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而且这里的行政处罚执行完毕指行政拘留执行期满,不包括并处罚款的执行。在不送拘留所执行的特殊情形,“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时间起算点为行为人的拘留期限届满之日。对于折抵时间之后不需要再执行行政拘留的,应以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作为“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起算时间点。具体情形如下:
第一,“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起算时点为行政处罚执行完毕之日。从司法解释规定“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初衷来看,其目的在于审视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人的教育与改造效果。考虑到行政拘留执行期间,行为人客观上不具备再次实施掩饰、隐瞒等违法行为的条件,若将行政拘留期间计入考察期内,实则缩短了有效的考察时间,从而未能严格遵循司法解释关于考察期限的规定。再者,从立法规定中类似制度的起算时间来看,累犯制度的成立条件之一为刑罚执行完毕或获得赦免后的五年之内,明确排除了刑罚执行期间。这一规定背后的逻辑在于,累犯制度旨在严惩那些受过刑罚处罚却仍不思悔改的行为人。而判断行为人是否真正改过自新,唯有在刑罚实际执行完毕后,才能准确评估其改造效果。同理,对于因掩饰、隐瞒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行为人,原则上也应以行政处罚执行完毕之日为起点,来考察其是否再有违法行为。
第二,行政处罚执行完毕指行政拘留执行期满,不包括并处罚款的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的,应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笔者认为,罚款执行完毕与否不影响“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起算。原因在于,如果认为行政处罚执行完毕包括罚款的执行,则可能出现很不合理的现象:及时缴纳罚款的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再实施掩饰、隐瞒行为会构成犯罪,被处以刑罚处罚;而因种种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未执行或者未全部执行罚款的行为人,再次实施掩饰、隐瞒行为反而不构成犯罪,这显然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不能实现个案的公正公平。另外,《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六十一条中刑罚执行完毕问题的答复》指出,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刑罚执行完毕”指所判主刑执行完毕。就此规定来看,实际上排除了附加刑(包括罚金)未执行完毕带来的现实影响。参照此规定,行政处罚执行完毕应指主行政处罚即行政拘留执行期满,而不包括并处罚款的执行。
第三,在不送拘留所执行的特殊情形,应以行为人的拘留期限届满之日作为“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时间起算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违法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拘留所执行:(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但是,曾被收容教养、被行政拘留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或者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的除外;(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尽管上述行为人不在拘留所执行,但相应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应在处罚决定作出时就视为“受过行政处罚”。此外,若以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作为起算点,本来对此类人员是基于人道原则给予宽缓处理,但在后续犯罪认定时,由于起算时间点的提前,反而可能导致他们面临比一般行为人更为严苛的法律后果。
第四,折抵时间之后不需要再执行行政拘留的,应从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即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公安部关于刑事拘留时间可否折抵行政拘留时间问题的批复》指出,如果行为人依法被刑事拘留的时间已超过依法被裁决的行政拘留时间的,行政拘留不再执行,但必须将行政拘留裁决书送达被处罚人。基于上述规定,被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行为人在折抵时间之后,可能存在未执行完毕和执行完毕两种情形。对未执行完毕的行为人,自然应以行政拘留执行完毕的实际时间进行计算。与之不同的是,对于折抵时间之后不需要再执行行政拘留的人员,与常态性的“先作出处罚决定、后执行行政处罚”的情形差别较大,缺乏作出处罚决定之外的其他时间点,换言之,此时作出决定之日与执行完毕之日具有重合性。因此,针对时间折抵后不需要另行执行行政拘留的,以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日作为“一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起算点是合适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罚退出机制的价值确立与实践运行研究”(17XFX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陈伟,杨蕴智,西南政法大学)
[本文完]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180-6833-3711 齐律师
北京市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 刑事部副主任,婚姻家事法律事务部成员,内训醉驾辩护主讲人,硕士,专职律师。齐律师具有苏州大学医学部工作背景,且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婚姻家庭高级咨询师证书等资质证书,熟悉司法鉴定工作,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2023、2024年度)。无锡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单位常年法律顾问。